为重温党的光荣历史和奋斗历程,激励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深讲透、讲得有底气,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6月25日,全体思政课教师到绛县迴马岭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专题实践学习,接受党性教育。
位于绛县磨里镇的迴马岭村,素有绛县的“小延安”“西柏坡”之称,朱德同志曾由此中转河南。早在1932年9月,绛县县委就做出了“建立以迴马岭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决定。1942年2月,绛县县委转移到迴马岭村,以此为根据地,成立了抗日游击大队,建立了抗日政府。从此,迴马岭村就成为绛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指挥部和当时绛县的政治活动中心,为组织带领全县人民消灭敌人、解放绛县作出了卓越贡献。
按照学习计划安排,院党委书记张作伟在迴马岭党史教育基地的教室里为大家做了《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党在大革命时期、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等五个阶段,层次分明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国大业这一开天辟地大事的伟大创举,回顾了中华民族在党的带领下从被动挨打到一步步站起来的伟大历史征程。聆听完张作伟书记的报告后,大家集体观看了根据迴马岭真人真事改编的微电影《忠诚树》 。
在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绛县党史教育长廊、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办公窑洞、 “忠诚树”。“忠诚树”下,大家在张作伟书记的带领下重温了入党誓词,集体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参观过程中,一幅幅精选的图片,一份份珍贵的文献史料,都让大家深有感悟,大家一致表示,今后将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拼搏奋进的实际行动,始终铭记党的光辉历史、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矢志不渝奋斗,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为实现运城农职院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